Page 69 - 唯識藏_34
P. 69
五識隨生,隨彼意識,彼心所攝,亦不違理。故六具五,七、八唯四,深為允當。 ,即隨所說字之多少,若名若句竟,但意解圓滿,即說具五心。隨爾所時,意識所引 須別限聞幾字時,五心方具。若說理事,未究竟來,五心不具。若聞了訖,方具五心 ;五字具者,如聞「諸惡者莫作」。如是等類,乃至無量。聞緣解了,即具五心,不 字具者,如聞「菩薩」;三字具者,如聞「慈氏佛」;四字具者,如聞「能寂如來」 通無漏,與欲俱故。此尋求心亦通無漏。
答:且依此方,一字成名,亦能詮表,但聞一字,即具五心,如聞「佛」言;二 問:此說五心,聞緣教時,幾字即具? 答:為令了知心之分位,入法無我唯識相故。 問:何故須辨如是五心? 答:通,無理遮故。一一心中,亦緣三界。三界諸心,別識類者,隨應可俱。 問:通三界耶?
大乘法苑義林章卷第一
5
9
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