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84 - 唯識藏_34
P. 84
見道,傍修得故。」有依下地,起上地心,習修唯上,得修通下地。有依上地,起上 ,令勢增長。下體用俱增,上唯用增故。《成唯識》云:「前三無色有此根者,有勝 」習,謂現行;得,謂種子。有依下地,起下地心,習修唯下,得修通上,得緣上境 ,從此種類展轉增盛相續生故。又即此道現前修習,是名習修,由即此道現前行故。 有漏皆捨,無漏滿故,而更不修,然具現種、真俗二門無漏之觀。 無漏皆具三慧,通現種修;八地以上,無漏三慧,通現種修,種修有漏。於究竟位, 達位中,唯有修慧,純是無漏,通現種修,種修有漏。在修習位,七地以前,有漏、 ,究竟圓滿,名之為修。於初二位,有漏三慧,皆現種修,種修無漏,用漸增故。通 心轉明勝,境相像漸微忽,心境乃冥,觀轉成無漏。如是展
地修者,有得修、習修。《對法》九云:「又道生時,能安立自習氣,是名得修 相修者,云何名為修唯識觀?謂令有漏無漏觀心種子、現行,展轉增勝,生長圓
大乘法苑義林章卷第一
7
4
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