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90 - 唯識藏_34
P. 90

頓漸而斷。若初四習,隨同所知障,見修道中,頓漸而斷。  無明住地。見一處住地,初地斷;次三,金剛斷;無明住地,見修二道,如其次第,  金剛斷。  ;緣覺捨心所知障七地方斷,六地猶觀十二緣故。或初二煩惱種見道斷,後二煩惱種  見麤不生故。此二種子,入初地斷。第三所知障五地斷,樂於下乘涅槃之障五地斷故  障;四、緣覺捨心障。十信第六心伏初障,信不退故;十住第四住伏第二障,分別我  眠位;若在骨麤重斷者,我說永離一切隨眠,住在佛地。  然由初地已斷皮麤重故,方可顯得初二隨眠位;復由第八地在膚麤重斷故,顯微細隨  細隨眠,謂於第八地已上,從此已去,一切煩惱不復現行,唯有所知障為依止故。」  菩薩所知障無故,煩惱不生說,或依二隨眠究竟斷位,彼經此論亦不相違

              或說六煩惱,或說七隨眠、八纏、九結、十煩惱、十散動、十分別等,如斷障章  《勝鬘經》說,五住地煩惱,謂見一處住地、欲愛住地、色愛住地、有愛住地、  《寶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第一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① 性論》中,或說四障:一、闡提不信障;二、外道著我障;三、聲聞畏苦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
   85   86   87   88   89   90   91   92   93   94   9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