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91 - 唯識藏_34
P. 91
空觀非唯識,謂二乘生空觀。法空對唯識亦復如是。有唯識非法空,謂唯生空唯識觀 觀義局,唯是唯識。生觀義寬,通唯識非唯識觀;唯識觀局,有生空非。 是法空觀,必定是唯識,生空不定,二乘生空非唯識觀故。唯識觀寬,通生法觀;法 此唯識教入於法空。此說法空必依唯識,非唯識觀唯是法空,獨作生空亦唯識故。但 執;悟淺不達深,生空未必帶法。《二十唯識》云:「所執法無我,復依餘教入。」 未必悟法,亦應迷有深淺,迷用不迷於體。今釋:未有解體而迷用,所以生執必帶法 解故;然且法觀必帶生空,論誠說故。 思、實智,通生法空。為生所依,但說觀法;意求種智,觀法空故;為於二空,生正 廣說。此說唯識觀斷,不說餘所除。
由此唯識觀望生空觀,順前句分別:無唯識觀非生空,但法空觀必帶生故;有生 何故翻悟說迷,生執必兼法執;返迷說悟,生空不帶法空?若以解有淺深,悟生 第十、歸攝二空者,諸論說二空:一、生空;二、法空。其唯識觀通二空觀:尋
大乘法苑義林章卷第一
① 「寶」,底本作「實」,今依據卍續本改作「寶」。
8
1
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