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94 - 唯識藏_34
P. 94

等,皆理大乘。  二無我等。」《涅槃》亦言,聲聞有苦有諦而無有實,菩薩具有。故大乘方便四諦理  諦,亦非聲聞、獨覺功德。」《法花論》云:「念觀者,聲聞觀人無我,菩薩觀真如  :「或乘大性,故名大乘。」此唯舉根本。《勝鬘經》言:「聖諦者,非聲聞、獨覺  乘。故知詮順大乘所有言教,若方便,若根本,皆教大乘。  、正法滅、波羅提木叉、毗尼、出家、受具足,為大乘故,說此六處。」此方便教大  教大乘。又《法花》云:「我此九部法,入大乘為本。」又《勝鬘經》言:「正法住  五乘,三乘如前,第四即是種種姓乘,第五方是人天之乘。  無種姓故,唯以人天善根而成就之。又《稱讚大乘功德經》、十卷《楞伽》第八卷說  皆發無上正等覺心。唯願世尊為答所問!」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理大乘者,謂真如理、六度等行,乘此真如理,能有所往,名為大乘。故無性言  教一乘者,謂詮順大乘三藏教法。故《攝論》言「阿毗達磨大乘經」等,此正本  第二、辨體性者,總而言之,教、理、行、果,總名為乘。  或說五乘。前三如前,第四、人乘,第五、天乘。《善戒經》等云,無種姓人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第一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   89   90   91   92   93   94   95   96   97   98   9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