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97 - 唯識藏_34
P. 97
《勝鬘經》等,皆名大乘。初二皆依主,聲聞、獨覺之乘故;大乘通持業及依士,亦 若名大乘,即兼因果。《法花經》中,多約佛果,以名大乘,化二極果,趣佛位故。 非自,已到所到,體用弘廣,故名佛乘。欲令二乘趣極果故,以此為名。二皆依主。 次當知。 釋。如大乘名兼佛菩薩,亦大亦乘,並持業釋;或乘大性,亦有財釋,或依主釋。如 」此翻譯家說為小乘,梵本名聲聞,或亦依彼可得說小,即攝餘二相形為名,亦通二 乘及聲聞乘,聲聞之乘,依主釋也。又《法華經》云:「終不以小乘法濟度於眾生。 業釋。二乘中,下乘、上乘,依主、持業,二釋皆得,以機以法,並上下故。又名大 故,開人天為二,乘體無差。 無別。合人天者,同有漏法,根種齊故。又一種五乘,以通從別,合
三乘名中,有說為佛乘,有說為菩薩乘。自運運他,能往所到,名菩薩乘;運他 第三、釋名字中,一乘者,帶數釋。大乘者,如下釋。無上乘者,乘即無上,持 《楞伽》等五乘,合人天為一,開不定三乘外為一。通別異故,種有異故,乘體
大乘法苑義林章卷第一
8
7
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