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01 - 唯識藏_35
P. 101

立生命的連鎖。若剎那生滅前後別體,無法說明前後的移轉。《成實論》敘述它的意  變相的神我。像《成實論》(卷五)主的批評說:  的覺性還是統一的。這一體的覺性豈不是常住嗎?這在反對者的學派看來,一心只是  式的把它割裂成前後獨立的法體。從現象上看,雖然不絕的起滅變化,而無限變化中  不能不建立一貫通前後的生命主體,於是建立一心論。心理的活動與演變,不能機械  依一心建立眾生。一心論者不像犢子系建立不同外道的真我,因為佛法是無我的,但  ,名眾生相。」  。本所更用,心能憶念,故知心一。又以心是一,故能修集。又佛法無我,以心一故  。《成實論》卷五曾說到一心論者建立一心的用意:  統一,從生滅到轉變,從現象到本體,還是為了解決嚴重而迫切的問題(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反對者的意見,固然把它看成外道的神我,但在一心論者,卻認為非如此不能建  「若心是一,即為是常,常即真我。所以者何?以今作後作,常一不變故名我。」  一心論的目的,在說明自作自受律,記憶的可能,被縛者與解脫者的關係,並且  「又無我故,應心起業,以心是一,能起諸業,還自受報。心死心生,心縛心解
              唯識學探源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9
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1
   96   97   98   99   100   101   102   103   104   105   10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