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96 - 唯識藏_35
P. 96
從時間的觀念上,解釋做前後只是相似的連續,而前後的法體各別,就是在一念心中 、無為,最後的單元,就是不可再分割的實體(《俱舍論》分為七十五類)。他不但 的分析考察。把現象分析一下,把假合的分了出來,建立了色、心、心所、不相應行 。他們治學的態度,是從分析假實下手,一方面根據經典的一言一語,一方面作內省 的正統者,分別名相是他們得意的傑作,看到阿毗達磨發達的程度,就可以想像而知 在想有,在識中無?深遠推求,唯聞此二名言差別,曾無體義差別可知。」 。《順正理論》(卷一一)說: 心所為什麼不就是心?它無從確定心與心所的絕對界限,自然會走上一心異名的思想 哪個心所不能了知呢?能緣慮叫心(《成實論》卷五),決無沒有能緣作用的心所, ,同時俱起的
譬喻論師的心所即心差別,一方面是反三世實有論者的機械分析論。說一切有部 「有譬喻者說唯有心,無別心所,心、想俱時,行相差別不可得故。何者行相唯 前心能生後心,後心就叫做心所。在這前後的連繫上建立相應,也不同有部那樣 「心所生法,名曰心數(心所的異譯)。心從心生,名曰心數。」
唯識學探源
8
6
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