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07 - 唯識藏_35
P. 107

聖人聞故,如實知見,亦有修心。」  實知見,亦有修心。心性清淨,離客塵染,凡夫未聞故,不能如實知見,亦無修心;  毗曇》(卷一八)已明白的宣說:  得另行研究。心性本淨,雖有人反對,但自有它古老的淵源。在上座系,《舍利弗阿  淨,便謂性不可改,則不發淨心,故說本淨。」  個融會。如《成實論》(卷三)說:  沒有染汙心所,所以稱為本淨。心通三性論者,批評了心性本淨以後,也照樣的給它  的理由,是不合自宗的正理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《舍利弗阿毗曇》說心性本淨與離垢清淨,尤其把性淨看做有沒有修心的重要關  「心性本淨,為客塵染,凡夫未聞故,不能如實知見,亦無修心;聖人聞故,如  它們雖都解釋心性本淨,其實是心性無記論,和心通三性論者。心性本淨說,還  「但佛為人說心常在,故說客塵所染,則心不淨。又佛為懈怠眾生,若聞心本不  它的解說,心性本淨是依無記心說的。它沒有依心性無記說,只說心住無記位中  《順正理論》主,是正理為宗的人物,它的內心上,當然要否認是經文。否認它
              唯識學探源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9
              7
              7
   102   103   104   105   106   107   108   109   110   111   1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