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09 - 唯識藏_35
P. 109
心,也自然是截然各別的東西。但有漏、無漏,不一定這樣解說。像《順正理論》( 漏、無漏,不是說煩惱的作用有無,是說某一法有無增益煩惱的作用。有漏心、無漏 。像滅諦、道諦,雖也能為煩惱的所緣,但不能增益煩惱,所以不是有漏。這樣,有 或者為煩惱所緣。不但與煩惱相應,是煩惱所緣,要有增益煩惱的力量,才稱為有漏 諦,諸漏雖生,而不隨增,故非有漏。」 卷一)說: 、無漏的定義。怎麼叫有漏呢?薩婆多正統派的意見,是與漏隨增。像《俱舍論》( 性本淨,有時客塵煩惱所染。」 所依處顯色差別,有異色生。如是淨心貪等所染,名有貪等,後還解脫。聖教亦言心
漏的本身是煩惱。有漏,是道諦以外的一切有為法。這些法,或者與煩惱相應, 「有漏法云何?謂除道諦,餘有為法。所以者何?諸漏於中等隨增故。緣滅、道 還有一心相續論者的意見,已在上面引過。我們要理解心性本淨,先得考慮有漏 「分別論者作如是言:唯有貪心,今得解脫,如有垢器,後除其垢。如頗胝迦由 《順正理論》(卷七二)說:
唯識學探源
9
9
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