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12 - 唯識藏_35
P. 112
外道妄想構成的不生不滅,非因非果,離世間而獨存的東西,它只在隨緣觸境的作用 論)是在前後不斷的演化中,發現它相互一貫的不變性,前後不異的共同點。 觀不同。心性本淨論者,是一心相續論者。一心相續論者(參看分別論者的一心相續 問曰:我不為念念滅心,故如是說;以相續心,故說垢染。」 後的關係上去觀察,不易理解本淨的。《成實論》(卷三)說: 心並不變失它的自性,只是現象上有些歪曲。要理解本、客,還得在相續中,不從前 論的必要。 清水出現。有部的剎那論,只是前後剎那的堆積。剎那論究竟是否一定如此,還有討 部學者,忽視了從濁水澄汰出來的塵汙,卻見到了前一剎那的濁水滅去,後一剎那的 上的染相,是現起的假相罷了。講到濁水,水的本性也是淨的,只是攙雜些
拿心來說,就是了了覺知性。常心與一心,不過是覺性不變的異名。常心並不是 《成實論》主不能同情這個思想,以為相續心是假名,不是真實,這是它的時間 「問曰:心名但覺色等,然後取相,從相生諸煩惱,與心作垢,故說本淨。…… 本、客,是內在與外鑠的關係。在煩惱現起時,雖覺得整個心是染汙的,其實內
唯識學探源
1
0
0
2
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