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33 - 唯識藏_35
P. 133

好。  受染亂現的思想仍然存在,並且演出了各別的學派。這一點,我們應該深切的注意才  合成一體的異名。大乘唯識學裡,這兩者的差別性已沒有絕對的分野,但親生自果與  傾向與色彩。它被看為顛倒錯亂現象的動因。種子與習氣經歷了錯綜的演變,往往化  想相互結合。習氣的本義,是說受了某一法的影響,影響到本身,本身現起某一法的  還充滿有部系的色彩。習氣本不是能生諸法的功能,它與煩惱有關,與覆染本淨的思  派的辨析,要有部異師與經部合作,才積極的發達起來。所以,一直到了大乘教中,  它是佛說(解說有出入)。像大乘唯識學的種子說,原始佛教是沒有的。這要經過學  ,關係不是相互的。  失本性)的變化。這雖是甲乙發生關係的結果,但甲是被動的主體,乙是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種子,《阿含經》早有明文,像「識種」、「心種」、「五種子」,各派都承認
              唯識學探源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3
   128   129   130   131   132   133   134   135   136   137   13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