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39 - 唯識藏_35
P. 139
隨眠,還是現行的心法,不像不相應行的隨眠論者,建立在心、心所法以外。 ,與「久習結纏,則名為使」相近。但成實論宗是在煩惱相續展轉增盛的意義上建立 )。成實論主自宗,主張「是垢心(纏)修集,則名為使」(見《成實論》卷一 中,雖說久習結纏,則名為使。」 卷三)說: 義」(《成唯識論述記》卷四)。但考尋論典,它們確是有熏習的。像《成實論》( 說系:「彼許種子而無熏習」(《成唯識論學記》卷四)、「破大眾部,然彼無熏習 有沒有增長隨眠的力量?換句話說,隨眠有沒有新熏的?玄奘門下傳說的大眾、分別 性,雖說是客塵,但無始以來就有,隨眠也該是本有的。我們進一步要問:現起煩惱 雖沒有積極的活動到精神界去,它在不生現行的時候,還是染汙
大眾系他們發現了煩惱的潛在力,這或是本具,或是新熏的,最初展開了「種子 「久習結纏,則名為使」,可說是熏習最明顯的證據(它的熏習論,後面還要說 「汝法中,雖說心不相應使(使是隨眠的異譯),與心相應結纏作因。……汝法 隨眠是現行貪等種子,可說毫無疑問,但勿以為它是種子,就輕視它的力量。它
唯識學探源
1
2
2
9
9
○
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