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66 - 唯識藏_35
P. 166
失前九也。」 至第九變異在第十中,第十能攝前九,即此第十變異之用名為攝識。有前九用故,不 攝前第一,如是乃至第十遍誦通利時,即通攝前九。如是初識能變異在第二,如是乃 受盡相與無受盡相的關係,太密切了。 喻定才滅盡無餘。倘果真如此,那它與唯識學上的種子說,等流習氣與異熟習氣,有 的終結,業力熏發的功能也就滅盡。窮生死蘊是能生一切有漏色心的功能,直到金剛 無矛盾。它的一期生蘊,是業力所熏發的,能感一期自體果報的種子,直到一期生命 象界的念念生滅,也說它念念恆存,恆住現在。它剎那轉變,與一切行皆剎那滅,並 轉變潛在的功能;一念頃蘊指一切法的剎那生滅說的,後二蘊指相續轉變說的。依現
大眾部建立根本識,這攝識的變異之用是否屬於本識,雖還不得而知,但這與大 「摩訶僧祇柯部名為攝識,即是不相應行。譬如誦經,第一遍未得,第二遍誦, 大眾部的攝識,像《顯識論》說:
唯識學探源
第三項
大眾部的攝識
1
5
5
6
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