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71 - 唯識藏_35
P. 171

的能力論裡,是勝利者,像細心中的阿賴耶識一樣。  隨界」要通俗些,經上「心種」、「識種」、「五種子」的證據也不少。它在唯識學  氣是熏習的餘氣,不再單是煩惱氣分了。  心中,前心差別所引習氣,此不可說異於後心」,可見世親論師也曾用「習氣」。習  的)論者。《順正理論》(卷一四)眾賢在抨擊俱舍論主時,曾說「又如所執,於後  卷三十四說習氣不說熏習,卷十四與五十一說熏習不說習氣,可知這兩個名詞是一系  ,大德雖還把習氣解說做煩惱所引,但《順正理論》(卷三四)已說譬喻宗有習氣(  白,或許是隨意識而流行。  專用功能一名的學者,像上座的專用隨界一樣。意行,也是種子的異名,意義不大明  功能,是能生的力用,世親與上座都採用它。但依「諸師隨義

                    最有意義的,要算上座的舊隨界。眾賢雖批評它「又隨界言,非聖教說,但上座  種子,是俱舍論主所常用的,它繼承古師種子相續生果的思想。它比上座的「舊  習氣,已經從煩惱餘習的本義,演變成種子的異名了。世親與上座雖沒有專用它
              唯識學探源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6
              6
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1
   166   167   168   169   170   171   172   173   174   175   17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