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82 - 唯識藏_35
P. 182
時,它又是有心無所論者,心心相續,就等於心、心所法相續,所以青目說它「初心 依是當然的。《順正理論》卷三十四也說它的「內法相續,謂前後心恆無間斷」。同 果」。異熟因果是心法,那它的業種相續說,以心為受熏及(業所引起的因性的)所 ,受熏與種子的所依,是建立在心、心所上的。它主張「離思無異熟因,離受無異熟 子的所依,只有三大派:一、六識受熏;二、六處受熏;三、細心受熏。 熏類」。經部師的熏習,成為四計、五計,或者還不止。事實上,經部師的受熏與種 性,還有什麼「識類」與「剎那類」,受熏還有什麼「識熏類」、「類熏識」、「類 ?依舊免不了二念不俱的過失。後人解說做另一派,說它建立了類性為受熏者。這類 過難它色根與色根是同類,也應該相熏。結論還是雖
在種子說的成立裡,引證《中觀論》、《順正理論》,都可以證明譬喻者的本義 我們轉回來看世親論師的見解,它的「若謂此識種類如是,雖不相應,然同識類
唯識學探源
1
7
7
2
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