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86 - 唯識藏_35
P. 186

種子本有論,種子生果以後,還是存在,(在現在)遇到熏發,它還可以生果,這只  在,在相續中潛流。不過有部的未來法,從現在流入過去以後,再不能轉到現在。這  早已存在,因緣,只是引發它來現在。這種子本有論者,也想像一切法的種子早已存  想,正是這樣。  是異熟因。可以說,一切種子是本有的,業力熏發是始有的。《瑜伽  力,就會感果,這是很明白的種子本有論。依它,種子等於唯識學上的等流因,熏發  及俱有法或善或惡的熏發,它就力量增盛起來。強盛到快要成熟時,再加以現緣的助  次熟,緣合時與果,如染枸櫞花,果時瓤色赤。」  依如是義,有說頌言:心與無邊種,俱相續恆流,遇各別熏緣,心種便增盛。種力漸  其所應,種力增盛。由此相續轉變差別,隨種力熟,隨遇助緣,便感當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類經量的種子本有論,就是經部的毗曇化。依有部的見解,一切法,未來世中  熏,並不是熏成種子,是熏發種子使它的力量強化。心中攝藏的種子,經過六識  「即前所說異熟果識攝藏種種諸法種子,餘識及俱有法善、不善性數熏發時,隨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唯識學探源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‧ 本地分》的思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
   181   182   183   184   185   186   187   188   189   190   19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