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7 - 唯識藏_35
P. 27
是一致。 是染淨因果橫的分類,緣起是從流轉還滅而作豎的說明,這僅是形式的差別,內容還 分別。他本是緣起法的因緣所攝,後代的阿毗達磨六種(界)緣起,也還是連結著的。 起貪瞋,以達到出離生死的目的。界有種種的界,主要是六界,側重在種類與原因的 ,說明緣起的所以生起和還滅。特別注重守護六根,在見色聞聲的時候,不隨外境而 受(受)、六愛(愛),它在開示緣起支,是最明白不過的。六入,從認識論的見地 誦」,詳細的說明內六入(六入)、外六入(名色)、六識(識)、六觸(觸)、六 五蘊才有深切的意義。六處,是以六入支為中心來說明緣起。《雜阿含經》的「六入 (愛),才流轉在生死裡,假使能如實知,心厭離欲,便能解脫。這樣去理解,佛說 道
不但《阿含經》如此,大乘經論的精髓,也還是以緣起為宗本的。《法華經》的 此外,像四諦法門的苦、集,即是緣起的流轉;滅與道,即是緣起的還滅。四諦 像五蘊就是緣起名色支的詳細解說。眾生於五蘊不知不明(無明),不斷不離欲
唯識學探源
1
7
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