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2 - 唯識藏_35
P. 32
、心種種活動的過程,才立這愛、取二支。《長阿含》第十卷的《大緣方便經》,曾 生生死的動力就在此。愛與取是量的差別,質的方面是相同的。為要表示從愛染到身 一種安息。眾生身、語、意的一切動作,沒有不依染著三界自體與塵世為關鍵的,眾 求塵世的一切,或消極的受環境的衝動,起貪起瞋,甚至不惜生命的毀滅,企圖得到 心動念,就在自我與認識的境界之間構成了密切的連繫。依自我生存的渴愛,積極追 裡,我們要加以注意:煩惱很多,為什麼單說愛呢?經中不常說愛結所繫嗎?我們起 。取也有因緣,是從愛著而來。 、意的一切行動,不論它是貪戀或者厭離這個生命和塵世,都要招感未來三有的果報 誤的見解(見取),與無意義的戒禁(戒禁取)。因種種執取的動力,而引發身、語 心執
愛是染著企求的意義,有欲愛、色愛、無色愛三種,就是對三有而起的染著。這 取有欲取、見取、戒禁取、我語取四種。取是攝受、執著、追求的意義。因為內
唯識學探源
2
2
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