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4 - 唯識藏_35
P. 34

可以總攝一切精神與物質。名色是六入觸所取的,所以是認識的對象。  入觸又以名色為因緣。名色的色,是色蘊;名是受、想、行、識四蘊。這五蘊名色,  。這六觸,可說是認識作用的開始。六入生起覺觸,一定要有所觸的對象,因此,六  受。這受要依感覺才能引發,所以受又依六入觸為緣而生。  然帶有一種情緒,隨順或者違反自己的意樂。這或順或違的欣喜,憂戚的情緒,就叫  苦受、捨受三種。在觸對境界而生了別認識的時候,在心上現起所知意像的時候,必  活動,也不能無因。考慮到愛的因緣,就發現了受。受,是心的領納作用,有樂受、  是說到《大緣經》的,也一律是九支。這樣,就依九支來解說。  的異譯,也只有九支。三、《大緣經》的巴利文本,也只有九支。四、有部論典,凡  一一

              緣名色有六入觸,緣觸有受,緣受有愛的四支,說明了觸境繫心的過程。名色是  六入觸,就是依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取境的六根,而生起眼觸、耳觸到意觸  生死流轉,確是依染著生命塵世的渴愛為原因的。但愛是心所之一,它的生起和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唯識學探源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   29   30   31   32   33   34   35   36   37   38   3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