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9 - 唯識藏_35
P. 39

的情形下,無限止的奔放。有人把無明看做蒙昧的生存意志,不如說它是根本的妄執  慢等煩惱就都紛紛的起來,發動身、口、意或善或惡的行為。生死的狂流,就在這樣  方面說的,若從它所見的方面說,就是錯誤與倒執。因不真知的無知倒執,愛、見、  不正確,反而障礙了真實的智慧,不能通達人生的真諦。無明是從它不知與障礙真知  若再進一步探求行業的因,就發見了生死的根本(無明)。  業的性質,自己規定和再造未來的身分,又依所招感的根身,才現起了能知的六識。  創造,所準備的生命潛流,得到了三事和合的條件,新生命就瞥然再現。依止過去行  中?要解釋這些,所以又舉出行緣識。意思說:這是前生行為的結果,因前生行為所  麼會入胎?為什麼入此胎而不入彼胎?為什麼在這有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無明,就是無知。但它不是木石般的無知,它確是能知的心用,不過因它所見的  緣起觀中說明最詳備的,佛弟子最常用的,形成緣起論標準的,那要推十二支。
              唯識學探源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9
              9
   34   35   36   37   38   39   40   41   42   43   4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