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67 - 唯識藏_35
P. 67

子系是誰?  摩說一切法無有我故」。既然舉聖教相違來攻難,可知這是佛教內部的學者,不是犢  到外道的依我生識。《大乘成業論》也說:  。這種思想,與印度有我外道是共同的。龍樹菩薩的《大智度論》(卷三四),曾說  白點說:六識的或起或滅,或斷或續,都是依止生命的當體(補特伽羅),才有活動  用意也大致相同。六識間斷時,有補特伽羅存在,補特伽羅就是六識生起的所依。明  觀察,無疑的是從知識的現象推論到內在,而觸發到生命的本體。建立細心的學者,  。六識雖然不起,但是根身不壞,依舊屬於有情所攝,誰在作生命的本質呢?這樣的  擔任。《大毗婆沙論》卷十一曾明白的提到我能記憶的主張:

                    第四、補特伽羅能使眼等諸根增長。《中論  這雖沒有明說是犢子系的主張,但在該論破斥的時候,曾說「又執有我,違阿笈  「我體實有,與六識身為所依止。」  第三、補特伽羅是六識生起的所依。六識是認識對象的知識,是無常而有間斷的  「犢子部說:我許有我,可能憶念本所作事,先自領納,今自憶故。」
              唯識學探源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5    ‧ 觀本住品》(卷二)青目釋說:
              7
              7
   62   63   64   65   66   67   68   69   70   71   7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