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93 - 唯識藏_35
P. 93

中間的發展,是多邊的,分離而綜合,綜合而又分離的。所以部派佛教的細心說,有  驅(與《解深密經》說相近)。細心說的發展,是從六識到七識,從七識到八識。這  要別立第七末那後才開始成立。這經為量者的細心說,只可說是瑜伽派賴耶思想的前  離身,可說恰到好處。  和滅受想是依六識說的,定中的識不離身是依集起心說的,以集起心釋滅盡定的識不  和任持業力,現在既建立了第七細心,那集種起現的作用,自然也移歸第七。無心定  ,只是在六識以外,建立一個一味相續的細心而已。主張滅定有心,本來在執持根身  有「種子積集處」,和「心上功能生起諸法」的集起義,也早就成立。一類經為量者  別的生果功能,是生起一切諸法的因緣。它們雖沒有離六識以外建立集起心,但對心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這集起心與唯識學上的本識,幾乎無從分別。但切勿以為這就是第八識,第八識  經部學者,像上座師資們的細意識,是所熏習,能持種子。細意識上相續轉變差
              唯識學探源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8
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3
   88   89   90   91   92   93   94   95   96   97   9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