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13 - 唯識藏_37
P. 213
不現彼實物等相故) 如其所有因而生者,如是雖無現相應成實等之過,如是則無彼等故 計得實有行相,由現實等行相,故亦當得實及數等 集聚故 ?彼有何過?曰︰若如所現而生識者,如是彼緣集聚故,五識應成世俗有,以唯緣彼 為義者,試問︰識生,為如所現即如是緣而生耶?抑雖現為餘相而是如其所有因而生 境。若定待所緣境乃生緣彼識者,則緣煙等應不生了知有火之識也。若謂緣色等,說 」,似說從四緣生) 唯從所緣緣生識,乃名現量也。以本宗說︰諸心、心所從因生故 表普遍義) 是現量也。以下徵破。若「從彼義」之語,在文法中是遍說詞
若謂現青等識,從彼義所生識是現量者,曰︰若許彼等為集聚者,雖可實爾,然 「而憶念等識,非觀待於他」,謂憶念、比量、希求等識生,並不觀待有他所緣 「若謂所緣者」,謂從彼義是說識定從所緣義生者,是亦不然。
集量論略解卷第一 (因五識只見集聚假相,不見彼極微實體)
者,則任何識於任何境生者,即立彼名
。如是則於彼等皆不得現量之名言,以於彼等不能各各了知故。 。
(即實、德、業等) 。 (即名現量)
(聲明中詞類之一種,
(有本作「從四生故 ,非唯從彼生,即非
(此亦不應理,識
1
9
9 。若謂彼識是
9
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