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15 - 唯識藏_37
P. 215
義和合即成立故。若是為顯彼識自體性故者,亦應宣說︰非德、實所造,非虛空等所 。若謂非作名言等言,是為顯彼識自體性故者,曰︰不然,是說現量之相故。彼由根 分別,亦可各別宣說。 轉界限者,其簡別詞亦不應理。以不迷亂故,亦說明一切識唯取自境義故。彼所說之 之香等,都不分別,無所見,故亦非有 亦無迷亂之差別,迷亂唯在意識,以彼是迷亂之有境故。耽著是決定,以於具足總等 諸根覺絕無名言之境,不須簡濫。由諸根覺不能作名言,故不應作彼簡別詞也。根覺
又所言「耽著為體性」,耽著是果,根識中非有。如其義等了知之識,即親果故 「從根所生覺,非有名言等」,此下逐計而破。設立名言之境者是由比量心,其 「彼亦不應理」,此即總非,以諸差別皆非理故。
集量論略解卷第一 彼非有二者,非所別亦爾,不知等非遍,無返故非果。 定義則無果,應說離識相,以餘義為果,非差別異故。 或應有餘根。若謂有意根,無遮故得者,餘根聲無義。 識不得增上。根不離所依,非能緣於境。樂等非所量,
(即根識無決定耽著)
。若謂是說如實智之回
2
0
0
1
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