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21 - 唯識藏_37
P. 221

識,以根識是取各異境故。)  故。  謂眼離所觸外而緣異境。有與餘同時行於總境執為不異之念智生,非取色等,無彼覺  無色性、觸性等故,非眼等餘根之行境。注釋中不詳,待考。)  取者,是故不應結合,色等自境決定也。  不取者是無所取,如何是由色等作」。)  取者而非所取,彼所取空如何而合色性等?  其色等於聲等無,故不錯亂,非說由色等有也。彼等與理亦不符,以餘根於無等觀察  等故,實等亦無決定。破曰︰如是則與經相違。經說「由彼無故,不錯亂」,是說由  。若謂如是何處有色性,彼即是眼所取,如是所觸等亦如是決定而有差別,如是無色  ,如是觸等亦各自境決定。若如是者,眼亦於所觸聚轉。  彼故,根覺於青等不錯亂。問︰彼等之決定為何?若謂何處無色性,彼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此文似是說取實等為不異者,是同時所生之念智,亦即意識,非是緣色等之根  外問︰如何見取實等不異耶?曰︰是餘境  「非實等」,謂許實與數等及諸業等,無有色性及觸性故。故眼與觸,不取彼等
              集量論略解卷第一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如是無差別故,諸根皆各緣自境。其遮餘義,於境生不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「無故非餘境」句,似說實、德、業等,  此是釋「若爾,無故」文義。若謂無因故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此段文,餘本作「不取者以無故,餘根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據此句看,頌中「非餘境」似誤)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0
              0
              7
              7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。
   216   217   218   219   220   221   222   223   224   225   22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