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22 - 唯識藏_37
P. 222

是一根所取故,由何定為非一?非唯由是異根所取,說為多性,然非唯由是多性故,  此法之因,故各異根,非餘法因者,曰︰說為餘。言是異根所取故,說為多性,則由  業各異,及青等各異。根雖無異,而取青等各異故。若無彼法,此法亦生,則彼法非  有性、德性雖是異根所取性,而實不異也。  一,如是則實應成異。若時眼現量取謂不熱,爾時所觸亦應成眼之所取。故不應說如  ,破曰︰不爾,無差異故,與有無異。於一切皆有,則實等非所遮。  由是一切根故,應成有性  應如有性,實亦應是具一切根  破曰︰若如是者,非樂亦應成。若二者同是根所取境者,則實、德、業等是有實故,  為現量所取者,是惡分別所執耳。  異之覺者,一切皆是意識。故於有性及德性所生識非是現量,無表現故。起增上慢以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若謂如是由是異根所取故,應是餘性者,破曰︰不定。一根所取,亦見實、德、  如云於業、德有故,有非業非德。若謂入於實者,即實是一,若入餘者,則實非  「若許境同者」,此牒外救。謂能別、所別同是根境,其不取者,以無彼覺故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集量論略解卷第一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此皆非勝論派所樂許者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為一切根所取)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。如是,由有一實故,實非有性,然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。若謂入實之有說為有彼一實者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
   217   218   219   220   221   222   223   224   225   226   2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