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61 - 唯識藏_37
P. 261

,亦非爾。一切耳等轉皆非現量,非如其義故。若謂此於現量之果,說名現量。                。何以故?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謂現量唯觀自義故,以牛等之總別,俱無耳等轉故  復說頌曰︰
              集量論略解卷第二      由餘亦成立,達頂髻義一,異名言非有,不知士夫義。  無果故非因,餘繫屬非應,當說有觀察,有亦有觀故。  說七種繫屬,唯二種比量,前行比量三,此等何所攝?  是一則非七,非比許是念,指定則非理。  是取有因者,除繫餘亦知,應一切能取。能顯所顯事,  亦皆非能顯,餘繫表彼故,正說為無繫。唯財有財等,  諸異隨行等,由何而攝持?故此非能顯。如是財有財,  亦非能生性,異亦非所生,從彼普得故。最勝等一等,  不說別從異,隨行非他故,非他則非五。假使最勝分,  唯觀自義故,未知達彼故,無別非住二,彼無因有因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現量唯緣自相)








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7         。若言許者
              7
   256   257   258   259   260   261   262   263   264   265   26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