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61 - 唯識藏_附錄
P. 361

。然有間斷故,易脫起故,不堅住故,非可受熏持種。彼部或計六識無始時來前後分  義乃得遍持三性法種,由後一義乃得持久不失。前六識皆無此義,故必別立一第八識。  。決定云者,謂於三性中決定是一類無記。恒轉云者,非斷非常,亙古相續。由前一  有種子性。」  可勘。(《述記》以大並為一教,小為四教,今以大為四,小為一,亦可。)  教外之小教皆談第八。」  ,即種子義),『化地』窮生死蘊(生死位俱有之),『有部』愛樂欣喜阿賴耶,五  捨,起則顯能生諸法是持種能藏也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此在小宗頗有異計,然皆不成,詳《成唯識》,今但略敘之。如經部計轉識是心  「十理大略。唯識十理:一、持種心,《瑜伽》、《顯揚》、《對法》八證第四  第五教合小乘諸密意經說而言。  此頌仍顯賴耶三藏之義。初二句明賴耶受熏即是所藏義,恒顯我愛執藏之恒時不
                唯識抉擇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恒起諸識浪,現前作用轉。  藏識海亦然,境等風所擊,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有契經說諸法種子之所集起,故名為心。此心必要決定、恒轉方能持種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此等不過名目不同,所指之法實是第八也。皆詳《攝論》,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「『大眾』根本識,『上座』有分識(三有之因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 5
               5
   356   357   358   359   360   361   362   363   364   365   36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