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7 - 唯識藏_附錄
P. 37

微的精神作用去緣慮著定中的境界,他是有心而無色的。三界區別,約為九地:  界已離麤重的體質,是以禪味充其饑倦的;無色界由其更厭業果的色質,僅餘留了些  通三性,所以前五識亦通於三性。  管沒有所謂善惡性,但是他是隨著第六識的,當然就以第六識的行動而行動。第六識  而得明瞭。第六識有時和善心所相應,也有同惡、無記心所俱起的機會。五識本身儘  就叫做相應無記。  心王和惡心所相應,就叫做相應惡;心王不和善惡心相應,而與遍行等心所俱起,那  質,而定其為相應善,或惡、無記性。詳言之,心王與善心所相應,就叫做相應善;  配和影響,而才確定其自身的善、惡、無記的動態,這樣就可以其相應者,區別其性  是自性善,或自性惡;像那本身原非善惡性的心王,因為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眼耳身三二地居,            五識的屬性,本來無可說明,他要隨著第六識才能起用,而第六識也因五識緣境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界地。欲界中,充分齊備著財、色、名、食、睡的五欲。上二界中怎樣呢?色
                八識規矩頌記      ⒋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 1



                    ⑴ 五
   32   33   34   35   36   37   38   39   40   41   4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