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0 - 唯識藏_附錄
P. 40

),這是所緣緣。五識還需要五根(三緣)來引發他,才能生起。當識將生,還要作  )而為生因,猶如外界穀麥從種生一樣,這是親因緣。外界攝進內識來的色塵(二緣  全具空、明、根、境、作意、識種,及後三識的九緣,纔能濟事。  知的實際功用,所以說四緣生諸法,便是這個道理。即以最顯明的眼識而論吧,他要  淨色根為其發識的主動力,但還須借重於其他眾緣的緊密集合起來,始能圓成見聞覺  者確具備了依、發、屬、助、如的五種勝用,所以叫做淨色根。五識固然各以所依的  在的視、聽、嗅、嚐、觸覺的神經。前者好像扶持後者的塵埃,佛家叫做扶根塵;後  構的淨色根,但這不是日常經驗上底眼珠、耳朵、鼻樑、舌唇、身塊等,而為相當內  ,五識便開始借助了依緣的協力而去透視他,識辨他。這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這裏且把需要九緣及其與四緣相攝的理論一加說明。五識靠著自身的識種(一緣  五識同依淨色根,九緣七八好相鄰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⒍                 唯識藏附錄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依緣。萬象昭然當前,整天在眼膜上透露著,剛好他底反射力正在內向的當兒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   35   36   37   38   39   40   41   42   43   44   4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