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81 - 唯識藏_附錄
P. 81

丈身,坐百葉蓮華,說檀波羅蜜;為二地現千丈身,坐千葉蓮華,說尸波羅蜜;乃至  廣狹多少的不同。並且能依身和所依土,都是前後改轉、形量不定的。佛為初地現百  以非要十地菩薩不克去見如來的他受用身的。  證得真如,就是仍有人我相的影子還幌動在意識上,怎能以有相心來見無相佛呢?所  平等性智。他是絲毫彼此差別的觀念都撤消了,一點塵埃也沒有了。地前的菩薩沒有  有月色映現;山洞幽奧的地方,太陽怎能照射呢?佛是證得了十種平等相,所以才有  淺有深,如來說法也就有了差別,雖有差別,並不關於如來本身的事。有川澤處,才  皆有佛性,無親無疏,無恩無怨,否則平等性智一名,根本不能成立。被化者根機有  大圓鏡智攝自受用身,平等性智攝他受用身,成所作智攝變化身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就在十地中的程度也不同,所見的佛身也就有了優劣的相差;所見的佛土,也有  如來現起的他受用身,為什麼獨被機於十地菩薩呢?佛是一片平等心,一切眾生  佛身廣則無量,歸納之,不外法、報、化三身。若以五法相攝:如如攝自性身,
                八識規矩頌記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③ 隨類化身,應諸種類示現的各種差別身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② 小化,應二乘凡夫機示現的丈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6
               5
               5
   76   77   78   79   80   81   82   83   84   85   86